当前位置:主页 > 社会 > 正文

圣荷西集会声援邢望力 呼吁中共停止迫害维权人士

时间:2025-11-05 12:23 来源:TNT时报 作者:admin

核心提示

11月2日下午,多位人权关注者,在圣荷西市政厅前举行集会,声援被中共以「寻衅滋事罪」,再次判刑三年的中国维权人士邢望力,呼吁中共停止迫害维权人士与良心犯,並敦促国际社...

IMG_9326-1

11月2日下午,多位人权关注者,在圣荷西市政厅前举行集会,声援被中共以「寻衅滋事罪」,再次判刑三年的中国维权人士邢望力,呼吁中共停止迫害维权人士与良心犯,並敦促国际社会关注中国人权状况。


活动由中国民主人权联盟北加州负责人李海风发起。他指出,邢望力是一名因儿子车祸维权而被多次打压的普通农民,「他既是父亲,也是千千万万受不公对待者的缩影。」李海峰表示,邢自2002年起维权,二十年间四度入狱、一次劳教,累计被羈押十年八个月,「这反映出中国公权力的滥用,与法治的缺失。」


中国民主党党员卫仁喜指出,中共常以「寻衅滋事」、「妨碍公务」等模糊罪名,压制公民。「在中国,法律的最终解释权,掌握在政权手中,人民没有发声空间,反抗即被视为挑战政府。」他说,邢望力案揭示体制性不公,也反映了普通家庭在维权时的无力与恐惧。


与会者惠汝涛表示,邢望力多年坚持为儿子及其他受害者维权,却屡遭报復与虐待。「他只是关心社会公义的普通人,却多次入狱,这显示当局已无法代表人民利益。」


中国民主党成员李树青指出,邢案揭示中国「信访维权」制度的虚假与荒谬。「体制假借信访之名,实则藉机打压,这不是法治,而是对公民权的嘲弄。」他说,普通百姓缺乏话语权,诉求无处申冤,而邢望力正是少数敢於打破沉默、为弱者发声的象徵。


集会上,与会者呼吁联合国及国际人权组织关注此案,要求中共停止打压异议人士;並调查参与此案的执法人员,审理违法者;同时吁请美国加强制衡中共「长臂管辖」,保护流亡海外的异见者。

 

来源:大纪元时报  

转自:https://www.tnttimes.net/opinions/33286.html

  • 山东企业家遭冤判3年 迄今无执行 疑案件 山东企业家遭冤判3年 迄今无执行 疑案件

    李学叶实名举报蓬莱市公检法制造冤案。(受访人提供) 山东女企业家李学叶因合同纠纷,2023年10月疑被山东省烟台市蓬莱公检法司合谋造假、冤判三年,并列入网逃名单。让人匪夷所...

  • 25年经营权争夺余波:观音山国家森林公 25年经营权争夺余波:观音山国家森林公

    广东观音山国家森林公园自然风光 2024年9月8日,第13届民营企业研讨会暨观音山专家考察媒体访谈会议在北京成功召开。著名经济学家、莫干山研究院学术委员会联席主任、国家发改委...

  • 河南省息县人权捍卫者邢望力案二审在息 河南省息县人权捍卫者邢望力案二审在息

    (维权网信息中心报道)2025年11月7日,本网获悉:2025年10月28日下午3时,河南省息县人权捍卫者邢望力一案二审在息县法院开庭。此次庭审再次证实,案件中依然不存在报案人、报警记...

  • 从灯塔到牢笼:香港自由的最后十年 从灯塔到牢笼:香港自由的最后十年

    这是一座城市的人权坠落史,也是一段文明自我沉默的记录。 2019年的夏天,香港街头的呼喊仍在空气中回荡。那时的夜空亮着手机的光,像一片星海。人们举着标语、撑着雨伞,歌声...

  • 谢文飞:出狱一周年——要不要活下去 谢文飞:出狱一周年——要不要活下去

    题记:当利维坦这头怪兽肆无忌惮地吞噬我的自由与尊严时,要不要活下去,便成了我必须要做出抉择的命题。 “不自由,毋宁死”,这是我的座右铭,也将是我的墓志铭。——这是我...

  • 圣荷西集会声援邢望力 呼吁中共停止迫 圣荷西集会声援邢望力 呼吁中共停止迫

    11月2日下午,多位人权关注者,在圣荷西市政厅前举行集会,声援被中共以「寻衅滋事罪」,再次判刑三年的中国维权人士邢望力,呼吁中共停止迫害维权人士与良心犯,並敦促国际社...

  • 湖南长沙义士奔赴千里看望《六四天网》 湖南长沙义士奔赴千里看望《六四天网》

    本网获悉,长沙义士们在九月初了解到,黄琦先生一共三次入狱,总刑期达20年。 2016年11月第三次被捕后,老人家一直为儿奔波,直至2018年12月在北京被绑架后遭软禁,至今无人身自由...

  • 上海维权人士崔群从黑监狱获释报案警方 上海维权人士崔群从黑监狱获释报案警方

    上海虹口嘉兴街道公民崔群因进京上访被截回当地,随即被嘉兴街道关进黑监狱,期间手机身份证等被收走,至今身份证被扣押。近日获释后的崔群控诉自己遭到非法拘禁的经过,报警...

  • 郭兴梅案宣判旁听记 郭兴梅案宣判旁听记

    2025年10月30日,渝北区人民法院三法庭。下午两点三十分,我怀着沉重的心情踏入法庭,四十余个旁听席已座无虚席。那些人坐得整整齐齐,每排十人,年轻健壮,目光如炬,一看就知...